• 英媒:中国限制房地产相关融资 理财资金不得进楼市
  • 资讯类型:热点关注  /  发布时间:2016-10-30  /  浏览:4558 次  /  

  英媒称,房地产开发商在香港股市、债市和内地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发行将受到限制,银监会要求严控房地产金融业务风险。

     据英国《金融时报》10月26日报道,中国正在对与房地产有关的借贷实施限制。中央政府引领着消除房地产泡沫的努力。
     据悉,在两个政府监管机构介入后,房地产开发商通过发行债务或股票来融资的能力面临限制。
     据中国媒体报道,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开始限制开发商在香港股市、香港债市和中国境内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发行活动。
     这个消息传出不到一周前,上海证券交易所冻结了房地产开发商的所有债券发行计划。证券交易商19日告诉当地媒体,他们被告知要等待有关哪些公司可以发行债务的更严格的规则。上交所正在国家证券监管机构的督导下起草新规则。
     “这种政策制定模式与去年股市危机应对措施的情况非常相似,”投资银行蓝橡资本中国的住房分析师Li Tang表示。“首先,地方政府采取了行动,但是是以一种柔性的方式,没有造成太多痛苦。然后,我们看到了一种协调的全国努力。”
     至少有22个地方政府已经对购房出台了新的限制措施,其中大部分政策是在本月早些时候的国庆假日期间公布的。今年夏天中国各地房价涨幅高得异常。
     最近几周,最过热的15个城市的交易量和价格增长有所放缓,但在北京和深圳等大城市,价格涨幅仍然超过30%,但把许多人挡在房地产市场门外。
     楼价飙升还鼓励了正规和影子贷款市场向购房者和房地产开发商大举放贷。未偿还按揭贷款处在历史最高水平,今年上半年跃升17%,至16.6万亿元人民币。政府数据显示,向房地产开发商发放的贷款在过去三年里加速增加,在截至今年9月的一年里增加了四分之一。
     中国银行业监管机构在21日举行的第三季度会议上表示,今年的主要任务之一是“严控房地产金融业务风险”。这包括“严禁违规发放或挪用信贷资金进入房地产领域”。
     近来,中国在线个人对个人(P2P)贷款机构通过众筹贷款帮助支付按揭的首期付款,从而帮助潜在的购房者规避最低首付款限制,用较少的首期资金买下住房。
     银行业监管机构还表示,将“加强理财资金投资管理,严禁银行理财资金违规进入房地产领域”。理财产品(WMP)是用一个投资池创建的,往往销售给银行的零售客户。
 
一名男士站在深圳市南山区的住宅前
    【延伸阅读】外媒称中国人境外购房引抱怨:推高房价本地人买不起
    外媒称,房地产推销员戈登在其香港办公室预测,像世界其他地方已经发生的一样,对英国房地产中的外国投资的担忧最终将会导致实行保护本国买主的措施。“一些阵营中存在着潜在的不满情绪,就是认为:哎呀,这不公平——把所有这些房产都拱手卖给海外投资者。”
    据英国《卫报》9月29日报道,戈登表示,“如果今后出台某种法律,规定房地产的一定百分比必须在一段时期内在本国销售或者营销,然后向海外出售才是公平游戏,我不会感到吃惊。”
    澳大利亚目前是仅次于美国的中国房地产投资的第二大目的地,自去年以来一直打压外国买家,因为人们抱怨,中国对悉尼和墨尔本等城市的房地产的旺盛需求使本国买主对市场价格不敢问津。
    报道称,香港也一直在竭力打压来自内地的往往是投机性的住房投资浪潮。为了遏制住房的天价,这个前殖民地当局近年来推出了一系列使市场冷却的举措,包括更为严格的贷款规则和更高的印花税。
    维多利亚·艾伦是一位澳大利亚房地产企业家,专门从事香港岛房地产的租赁和出售。
    艾伦说,遏制内地资金流入香港的努力使大量中国投资转向别处。“这股资金已经流入澳大利亚和英国以及美国,使那里的市场行情也大幅上涨。”
    艾伦认为,香港打压内地资金的流入措施过猛。他建议英国政策制定者避免采取过于紧急的措施。
    “我会明确地说:不要把资金完全关在门外。这曾经是我们的错误。我想,香港的对策过于苛刻。为什么要完全关上大门?”
    艾伦认为,通过把中国内地房地产投资者锁在门外,“整个经济遭受损害,而不仅仅是房地产市场。必须有某种平衡。我们应该是一个国际城市。”
    她说:“也许采用某种征税的办法,但我认为,可以以对大家来说都真正积极的方式加以管理。尤其是如果在与城市规划和引导投资进入需要资金援助建设优质住房的城市相配合的情况下。有一些很好的方式来对待这种投资。”
    伦敦房地产代理商弗雷泽公司的香港地区主管内尔·詹森也警告人们不要妖魔化外国投资者。他说,他们在帮助开发商建造新住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你不能是一个世界大都市,却没有外国投资。”
    他问道:“有很多计划提出,但到底如何为其提供融资西?银行没有钱……因此必须依靠海外投资,无论是通过人们的购买,还是通过有人说:好的,我们愿意购买此处地产,为其开发买单,然后我们将重新把它卖给英国人。”
    李先生说,他认识到围绕着外国投资的争议,但却表示无可奈何,认为这是一种自然现象:“我认为即使在香港,我们也面临同样的问题。你就是无法避免;这是供需关系使然。大家都想居住在最好地段,对吧?”
    报道称,但是,并非人人都相信,中国对海外房地产的投资会将会继续高涨。戈登说,未来投资的规模将取决于中国经济的健康状况,以及北京实施限制个人向国外转移资金数额的资本管制措施是否仍然不遗余力。另外有些人则认为,英国脱欧所造成的不确定性将会使对英国的进一步投资停止。
    对一些英国开发项目所带来的风险的担忧可能也抑制了人们的投资热情。几个月来,香港一直流传着有关重大开发项目的谣传,这些投资项目在开发商破产,使投资者难以收回资金之后看来已经崩溃。
    房地产行业的局内人认为,来自中国等地的外国投资正在促进全球各地的市中心改造,也是为伦敦等城市中人们买得起的新住宅的建设提供融资的唯一途径。
    戈登在谈到英国房地产市场上即将出现的中国投资浪潮时说:“我认为,其中许多投资都正在刺激城市的再生,因而将会是积极的。这种投资正在创造就业机会,使基础设施得到改善,总体而言使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但是,伦敦市长萨迪克·汗警告说,首都的住宅正在被用作“投资金砖”,对于一些新的开发项目如何面向外国投资者,其次才是本国买主,他是直言不讳的。
    这位市长5月份说:“如果住房被中东和亚洲的投资者买去,修建住房就毫无意义。我不想让住房空着。我不想让我们成为世界的洗钱之都。我想先让伦敦人受益。”
 
几名投资者在了解来自英国的一个房产项目的情况
    【延伸阅读】境外媒体:中国房价涨幅或已触顶 暴涨未带来重大利好
 
    英媒称,中国楼市的高歌猛进应该已告一段落。中国国家统计局21日同时公布了9月房价数据和10月上半月重点城市房价数据,前者同比和环比涨幅均创下近六年高点,但在国庆节前后密集收紧调控政策后,热点城市房价涨幅明显回落。
    据路透社10月21日报道,分析人士大多认为,在“因城施策”和“去库存”的大背景下,本轮调控政策整体基调较温和,意在抑制资产泡沫,预计四季度热点城市量缩价稳,房地产投资仍会保持一定惯性。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刘建伟称:“一线和部分热点二线城市因地制宜、因城施策地实施有针对性的调控政策后,房地产市场出现积极变化。从房价环比涨跌幅度看,15个一线和部分热点二线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得到明显遏制,房价走势趋稳。”
    报道称,国家统计局此次公布了10月上半月热点城市房价数据,与9月相比,15个城市的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指数均有所降低,其中,深圳和成都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出现下降,降幅分别为0.3%和0.1%。
    北京和上海10月上半月的房价环比上涨1.2%和0.7%,较9月4.9%和3.2%的涨幅明显收窄。
    报道称,中国房价涨幅可能已在9月触顶。路透社根据国家统计局21日公布的数据测算,9月70个大中城市新建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1.2%,已连续一年出现上涨且涨幅为2011年开始公布该项数据以来最高。环比涨幅为2.1%,亦达到有史以来的新高。
    调控新政公布后,楼市成交明显降温。国家统计局的刘建伟表示,从新建商品住宅网签成交量看,一线和部分热点二线城市中,多数城市10月上半月的成交量比9月下半月明显下降。其中,成交量环比下降80%~60%的城市有4个,下降60%~40%的城市有3个,下降40%~20%的城市有3个。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9月房价数据显示,一线和部分热点二线城市与其他城市的房价走势有明显差异。从同比看,一线和部分热点二线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涨幅在10%以上的城市有14个;其余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下降的城市有6个,涨幅在10%以内的城市有42个。
    中国房地产测评中心的孙斌艺称,国家统计局这次史无前例地公布半个月数据,说明政府也着急了。孙斌艺说:“政府想让房价跌下来,但如果政策没什么大改变,实体经济状况没有好转的话,一线和热点二线城市房价可能不会有实质性的大变化。”
    报道称,本轮调控措施出台已有大半个月,分析人士认为总体力度还算温和,有助于楼市平稳着陆,未来即便调整,幅度也不会太大。
    中国热点城市今年房价连续狂飙,引发决策层对资产泡沫的担忧,北京市9月30日晚宣布提高首付比例等措施,拉开了地方密集调控的序幕,国庆长假前后共有逾20个城市收紧房地产政策。
    另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10月21日报道,据瑞银集团称,中国暴涨的房价或许没有给经济带来重大好处,因为新开工面积和其他形式的房地产投资相对较弱,导致整体经济失去了主要动力。
    瑞银集团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汪涛说:“新开工面积的增长远慢于房地产销售。这表明开发商对前景持谨慎态度,在努力清空现有项目;另一方面,这也表明地价上涨太快。”
    据国家统计局称,今年前9个月,住宅新开工面积增长6.7%,而住宅销售额增长43.2%。同一时期,房地产投资增长了5.8%。
    汪涛说:“目前房地产投资对经济的贡献是有限的。”汪涛还说,房地产销售和房价的强劲表现对整体经济的影响相对较小。房地产投资和新开工建设是经济增长的动力,因为它们推动了大宗商品和材料的需求,支持了工业和基础设施投资。
帮助说明 | 法律声明 | 关于我们 | 收费标准 | 联系我们 | 留言咨询
品牌・诚信・专业・创新!荣耀上线14周年!
海阳房产网|海阳房地产网|海房网官方网站  地址:烟台 海阳
鲁ICP备18039207号
回顶部